當你終於迎來夢想中的新家,除了挑好良辰吉時「入厝」,另一個超級重要的任務就是——添購家具!但面對琳瑯滿目的家具品牌、風格、尺寸,以及配送安裝的眉眉角角,很多人常常一頭霧水,甚至買錯尺寸或搞錯送貨時間,影響整個入厝流程。本篇文章就要帶你一次掌握「新家入厝家具全攻略」,從實用家具挑選、預算規劃、空間配置,到安裝配送的常見問題與解法,讓你入厝當天順利無阻、家具一次到位,輕鬆打造理想新居!準備好開始了嗎?一起往下看吧~ 目錄 入厝家具必備清單:打造舒適新居的基礎 搬入新家時,選擇合適的家具是打造舒適居所的第一步。以下為各空間的基本入厝家具建議: 客廳 下班回家第一件事,就是想躺在沙發上好好放鬆一下。沙發不只是客廳的重點家具,更是全家休息與交流的中心。因此挑選沙發時,要考慮成員人數、尺寸是否合適、動線順不順,以及是否能與茶几等家具搭配得當。入厝家具-沙發:作為入厝家具的重點項目之一,挑選沙發時最重要的是配合客廳空間大小,確保行走順暢且不擁擠。一字型沙發適合小坪數與狹長型格局,靠牆擺放省空間;L型沙發則適合大坪數,提供更多座位與休息空間,甚至能當作區域劃分使用。若經常需要抬腳或多功能使用,附有腳凳的沙發也會是實用好選擇。入厝家具-茶几:茶几的高度應與沙發搭配得宜,方便隨手放置飲品、書籍等物品。過去常見的茶几偏高,現代設計則多為低矮款式,更符合休閒氛圍。但若希望茶几兼作餐桌使用,入厝家具時就要特別留意高度與實用性是否足夠,避免使用時過低造成不便。入厝家具-電視櫃:挑選電視櫃時,建議以電視尺寸與空間比例為基準,選擇具收納功能的設計,如抽屜或開放格,可方便擺放遙控器、音響設備等,兼顧實用與收納美觀。若想提升空間彈性,入厝家具選擇伸縮型電視櫃,可依使用面積自由調整長度,特別適合小坪數或開放式客廳。 餐廳 用餐時是家人朋友團聚交流的重要時刻。無論是一頓溫馨的家常便飯,還是好友來訪的小聚時光,餐廳都是凝聚情感與分享生活的場所。入厝家具挑選合適的餐桌椅,不僅要考量空間大小與動線順暢,還要注意材質是否耐用,評估風格是否與整體空間協調,才能打造出既實用又溫馨、讓人想久坐聊天的理想餐廳空間。入厝家具-餐桌與餐椅:挑選餐桌時,避免過大占空間或過小不敷使用。若希望兼顧空間彈性與實用性,伸縮餐桌是不錯的選擇,平時小巧不占位,聚餐時可輕鬆延展,靈活又便利。材質方面,實木溫潤耐用、玻璃輕盈通透,而陶板與岩板桌面則以高耐刮、耐磨著稱,兼具美觀與實用性,近年深受年輕族群喜愛。餐椅若擔心布面容易弄髒或磨損,可以選擇科技布材質。它結合了布料的柔軟觸感與皮革的耐用性,具備防潑水、防污、耐磨等實用特性,讓餐椅更容易清潔、不易損耗。 臥室 上班一天的疲憊,總在回到房間的那一刻慢慢釋放。臥室是最私密、也最需要放鬆的空間,因此不論是床架、床墊,還是衣櫃與床頭櫃的挑選,都不能馬虎。妥善規劃臥室的空間與收納,搭配柔和的照明與合適的入厝家具,才能讓每天的生活更有活力,而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,其實都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睡眠品質。入厝家具-床架與床墊:挑選床架時,選購單人、雙人或加大尺寸,要仔細確認與床墊尺寸相應,避免尺寸不合影響使用。床墊建議選擇較具支撐性的設計,有助於維持脊椎健康。此外,床架與床墊尺寸常見有台規與歐規之分,入厝家具購買前應特別留意。另外,不同尺寸也會影響寢具選購的便利性與種類喔!入厝家具-衣櫃:挑選衣櫃時,應以收納容量充足為優先,並考量內部配置是否符合衣物分類需求,如吊掛、摺疊與小物收納空間。若房間空間較小,入厝家具時建議選擇滑門衣櫃,不僅開關方便,也能有效保留走道空間,讓整體動線更寬敞順暢。 廚房 廚房是每天準備三餐的重要地方,使用動線是否順暢、物品是否可以整潔收納,都會影響煮飯的好心情。爐子、水槽、備料空間都要安排得剛剛好,煮起來才不會手忙腳亂。作為實用型入厝家具的一環,廚房的收納櫃、中島、電器櫃等也不能馬虎。不管你是天天煮、偶爾煮,只要廚房好用,做飯就省力很多,讓我們吃得安心又開心。入厝家具-收納餐邊櫃:收納餐邊櫃是廚房與餐廳之間的重要家具,可用來整理餐具、鍋具或乾糧等物品,讓空間更整潔。建議選擇具防潮功能的材質,避免濕氣導致變形或發霉。此外,別忘了注意台面大小,是否足夠擺放微波爐、電鍋、咖啡機等常用電器,才方便日常使用又不顯雜亂。入厝家具-基本家電:基本家電如冰箱、微波爐、電鍋等,也可列入不可或缺的入厝家具之一,家用電器類依日常烹飪習慣與家庭人口數來選購容量。注意尺寸是否符合空間,電源插座位置是否便利,以及排熱空間是否足夠。 入厝家具哪裡買便宜? 為新居添購入厝家具時,既要考慮預算,又要兼顧品質與實用性。以下整理幾種常見的購買通路,幫你找到最適合的選擇。 大型連鎖家具店:入厝家具品質與價格平衡 🔹IKEAIKEA 以其北歐簡約風格聞名,提供多樣化的入厝家具選擇。價格親民,適合預算有限的消費者。不過,部分產品需自行組裝,對於不擅長 DIY 的人可能較為不便。🔹宜得利(Nitori)日系品牌宜得利提供實用且價格合理的家具,特別適合喜愛日式風格的消費者。其產品多為成品,減少了自行組裝的麻煩。🔹H&D 東稻家居H&D 東稻家居供有各式各樣的入厝家具,從沙發到床架應有盡有。價格實惠,且有部分產品可客製化,滿足不同需求。🔹hoi! 好好生活「hoi! 好好生活」是特力集團旗下的家具品牌,主打北歐與日系風格,提供如實木床架、沙發、餐椅等簡約設計家具,適合重視生活質感的消費者。其優勢在於風格多樣、可親臨門市體驗。價格從親民款到中高價位皆有,部分商品需自行組裝,且部分地區配送有限,購買前建議先確認相關細節。 網路購物平台:入厝家具選擇多元便利 🔹蝦皮購物、PChome、momo購物網這些平台提供豐富的入厝家具選擇,價格競爭力強,且常有促銷活動。然而,購買前需仔細查尺寸規格與查看商品評價,並注意運費、樓層費與退換貨政策,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困擾。🔹淘寶家具透過淘寶購買入厝家具,價格相對本地更具競爭力,款式多元,部分賣家甚至提供客製化選項,對預算有限或喜愛獨特風格的消費者頗具吸引力。不過,須自行處理集運、報關與稅費,產品品質參差不齊,且運送風險高、退換貨不便,加上多數商品需自行組裝,購買前應詳閱評價並慎選賣家。 家具工廠直營:入厝家具高CP值的選擇 🔹億家具批發倉庫擁有30年歷史的億家具,提供多樣化的入厝家具選擇,價格實惠。全台有多家門市,方便消費者實地選購。🔹南台灣傢俱南台灣傢俱提供實木家具,品質優良,價格合理。適合追求耐用與質感的消費者。 新創設計品牌 :入厝家具專屬風格 🔹十八紙「十八紙」算是價格親民但風格特殊的設計家具品牌,介於「輕設計」與「高CP值」之間的定位。主打可折疊紙材家具,免工具組裝、輕巧好收納,且環保可回收。特別適合租屋族、小空間或喜愛創意設計的族群,是兼具實用與風格的高CP值選擇。 入厝家具尺寸如何挑選?空間規劃技巧分析 新家入厝,家具可不是挑好看就行!尺寸選得剛剛好,空間才能真正發揮效能。不擁擠、不空洞,住起來才舒適順眼。主要空間從客廳、臥室到餐廳,每個入厝家具都有巧妙的規劃,以下就為您一一解析。 1. 沙發尺寸建議|依家庭成員與空間彈性搭配 沙發是客廳的主角,入厝家具挑選時不只要好看,更要符合家中人數與活動動線: 單人或情侶:雙人沙發(約150–180cm)或三人沙發(約180–220cm),簡約實用、適合小空間。 三至四人家庭:三人沙發或標準L型沙發(主座約250cm,貴妃段約160cm),乘坐與配置都剛剛好。 五人以上大家庭:大型L型或U型沙發(總長度超過300cm),全家坐一起也不擁擠。 2. 臥室家具尺寸建議|打造舒適安全的睡眠空間 臥室是每天放鬆充電的地方,入厝家具選得好,睡眠品質更升級:床架尺寸:應依個人身形與睡眠習慣選擇,沒有絕對標準。不過一般常見的台灣規格尺寸可參考:標準單人床:約105×188公分標準雙人床:約152×188公分雙人加大床:約182×188公分雙人特大床:約182×212公分無論選擇哪種尺寸,建議床邊兩側各預留約60公分的空間,不僅方便上下床,也能在緊急時快速移動,更加安全與實用。衣櫃尺寸:深度以60公分為常見標準,寬度每組約60~90公分可彈性拼接。小坪數空間可選滑門衣櫃,節省走道空間又實用。 3. 餐廳家具尺寸建議|提升用餐舒適度 餐廳是家人互動的場所,入厝家具的設計與比例也很關鍵: 餐桌尺寸:四人座建議長度120~160公分,寬度約80公分,空間不壓迫更好用餐。 餐椅尺寸:座高約45公分,搭配餐桌落差約30公分,符合人體工學設計,久坐也不疲憊。 新家空間規劃技巧:讓入厝家具擺得剛剛好 選好家具尺寸後,接下來更重要的是——如何規劃整體空間動線與擺放位置,才能讓新家住起來真正寬敞又舒適。這四個技巧一定要知道: 1. 量測空間尺寸|家具選購前的第一步 在購買入厝家具前,先量測房間的長、寬、高,確保家具能順利擺放。例如,若客廳寬度為3米,選擇長度約為2米的沙發較為適宜,避免空間顯得擁擠。 2. 考慮動線安排|保持空間流暢 確保入厝家具擺放後,仍有足夠的活動空間,避免擁擠。建議家具之間至少留有60公分的距離,以便人員通行。例如,沙發與茶几之間應保持約30至40公分的距離,方便使用和清潔。 3. 選擇多功能家具|小坪數空間的好幫手 多功能入厝家具靈活又實用,特別適合空間有限或預算有限的小宅族群,讓生活更有彈性也更好收納。上掀式床架:可收納棉被、換季衣物伸縮餐桌:平日節省空間,來客時可加大應用 4. 利用垂直空間|向上延伸創造收納 安裝壁櫃或高櫃,提升收納容量。例如,牆面上方可設置吊櫃,用於存放不常使用的物品,節省地面空間。 避免出錯!「入厝家具」安裝與配送掌握5重點 在新家入厝的家具配送與安裝過程中,妥善規劃與注意細節能有效避免常見問題,確保搬遷順利。以下是實用的建議與注意事項: 1. 提前確認搬運路徑與尺寸 在購買入厝家具前,請先確認家具的尺寸是否適合搬運通道,如電梯、樓梯、門口等。若搬運路徑中有轉角,需特別注意家具能否順利轉彎進入室內。此外,部分家具可能需要使用吊車進行搬運,請提前與商家確認是否提供相關服務,或需自行安排。 2. 安排合適的配送與安裝時間 與配送公司協調,選擇適合的送貨時間,避免與入厝儀式或其他重要活動衝突。部分地區可能無法指定送達時間,或僅提供特定時段的配送服務,請提前了解並安排。 3. 驗收商品並確認配件齊全 收貨時,請立即檢查入厝家具是否有損壞,並確認配件是否齊全。若發現問題,應立即與配送人員反映,並拍照存證,以便後續處理。 4. 確認安裝服務內容與費用 部分入厝家具需要專業安裝,建議選擇提供安裝服務的商家,避免自己組裝出錯。安裝服務通常需額外收費,費用會依家具種類與安裝難度而異,購買前務必與商家確認清楚。同時也要特別注意約排安裝配送的時間,建議避免將入厝家具安裝約排在離入厝日期太過接近的時間,因若家具發生瑕疵或缺件狀況,將無法有足夠的時間處理退換或重新安裝,恐影響入厝儀式的順利進行。 5. 了解退換貨政策與保固條款 購買入厝家具後,請詳細了解商家的退換貨政策與保固條款。部分商家提供7天鑑賞期,但商品一經組裝或使用,可能無法退換。此外,家具的保固期限與範圍也因商家而異,請在購買前確認清楚。 入厝家具選定後,入厝日子如何挑選才吉利? 在臺灣傳統習俗中,選擇吉日入厝被視為開啟新生活的重要儀式。以下是三項實用建議,幫助您挑選適合的入厝日子:參考農民曆:農民曆是傳統擇日的重要工具,您可以在上面查找標示「宜入宅」或「宜移徙」的日子,這些日子被認為適合搬遷新居。此外,農民曆上也會標示「忌入宅」的日子,應避免選擇這些日子以免觸犯禁忌。特別注意,農民曆還會標示當日與哪些生肖相沖,若當天與家中成員的生肖相沖,建議避開該日。避開禁忌日:根據民間習俗,農曆七月被視為「鬼月」,許多人會避免在此期間搬家入厝。此外,清明節、中元節等傳統節日也被認為不宜搬遷新居。選擇避開這些入厝日子,能讓家人更安心地迎接新生活。諮詢專業命理師:若希望更加謹慎地選擇入厝日子,建議諮詢專業的風水師或命理師。他們會根據家中成員的生辰八字、房屋的座向與方位,綜合考量後提供最適合的吉日。這種方式能夠更貼近個人與家庭的需求,為新居帶來更好的運勢。 入厝家具常見QA Q1:入厝前可以先搬家具進去嗎? 是的,入厝前可以先將家具搬入新家,但仍建議注意一些傳統細節。像是避免過早入住、開火煮食,床鋪與神位等重要家具也建議等到入厝當天吉時再定位。若想提前搬入家具,可考慮分階段搬運,減輕正式搬家當天的壓力。若在意習俗,可在入厝家具四角貼上紅紙,先暫時擺放、不要靠牆,等入宅儀式完成後再正式定位、移除紅紙即可。 Q2:家具配送時間與入厝儀式如何協調? 建議入厝家具配送時間與入厝儀式錯開,避免在儀式當天進行搬運,造成混亂。提前幾天完成家具配送與安裝,可保留彈性,應對突發狀況更從容。 Q3:入厝家具當天,需要說吉詳話嗎? 搬運家具進新家的過程,其實也正是入厝儀式的一部分,因此在搬入厝家具時說些吉祥話,可以幫助招來好運、增添喜氣。例如: 放床時可以說:「好夢連連、平安健康」 搬沙發時說:「和氣生財、全家和樂」 把餐桌放定位時說:「豐衣足食、年年有餘」透過入厝家具結合吉祥話祝福,不只讓入厝充滿儀式感,也讓新生活更具幸福的象徵意義。